多年前,科学家便预测,传统液晶电视颜色会更鲜艳、体积更轻薄、更省电,未来还具备可像壁纸般随处折、卷、贴、挂的梦幻显示技术“OLED”(有机发光二极体),将取代液晶,成为**显示技术。
现在,这个时间点快到了。
世界*大的液晶供应商、德国默克集团性能材料业务全球总裁葛华德接受《天下》访问时表示,现在全球**生产大尺寸OLED的面板厂LG显示(LG Display),正测试两台东京威力科创(TEL)的大型喷墨机台。
这代表业界期望已久的喷墨印刷制程将迈向商用化,“这会是很大、很大的突破,全世界都注视着,”葛华德说。
梦幻显示OLED显示将成为**显示技术——喷墨印刷制程是关键
LG是当前全球**有能力量产OLED电视面板的厂商。该公司11月在美国宣布OLED电视大减价,降幅接近一半的55吋机种,现在一台只要1千8百美元(约5.9万台币)。
虽然这价钱仍是同级液晶机种的两倍,但已属于一般家庭可负担的范畴─形同宣告OLED普及时代已悄悄到来。
一旦喷墨印刷制程(inkjet OLED printing)成功量产,OLED生产成本更可望大幅下降。
当前OLED生产采真空蒸镀法,在玻璃基板上镀上材料,成本高昂且程序复杂。喷墨印刷法则直接在基板喷洒有机材料,生产速度更快,成本更低廉。
葛华德表示,印刷技术一旦成功,各大科技品牌厂对OLED的观望心态就会骤变,“这点我很确定,他们会跳上这艘船。”
话又说回来,默克集团身为液晶技术***,目前在液晶面板的市占率超过五成,可说财源滚滚。它为何要对敌对技术阵营喝采呢?
原来这家典型的德国“隐形**”,早在十多年前就警觉到OLED的潜在威胁,并决定大胆拥抱这个颠覆型技术。而让葛华德更得意的是,默克在两三年前做了正确决定─押宝印刷制程,与精工爱普生合作研发OLED“喷墨墨水”。
因此,一旦OLED印刷制程跃为主流,默克仍可望成为这个新兴显示技术的主要材料供应商。
“说实话,我真的不知道10年之后,OLED跟液晶显示哪个技术会胜出,但如果我们在两个领域都是**名,我就不需要搞清楚哪个会赢,”葛华德轻松地摊着双手说。
他认为,至少在5年内,OLED还不会取代液晶显示。部份原因,是液晶阵营的性能一直在改良、提升。
例如,苹果主导的“in–cell”超薄触控技术,让iPhone 6S甚至还比采用自家OLED萤幕的三星Galaxy轻薄。*新应用在电视上的量子点技术,也让中国康佳液晶电视的画质鲜艳度,一举赶上LG的OLED电视。
梦幻显示OLED显示将成为**显示技术——够软,才有优势
也因此,“OLED*大优势,就剩下flexible(软性)了,”默克台湾区董事长谢志宏说。
今年三星*令人眼睛一亮的产品Galaxy S6 edge,侧边的曲面萤幕,便属于软性OLED显示的入门应用。接下来,三星、LG希望商业化的,则是像书本一样,可反覆折叠的真正软性萤幕。
谢志宏表示,有听到风声,竞争激烈的韩国双雄,可能在明年推出配备软性萤幕的行动产品。例如,曲面萤幕围绕手腕的全新概念“智慧表”;以及折叠起来是手机大小,打开变成平板电脑的**“平板手机”。
投身软性OLED研究多年的工研院影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则表示,据他了解,韩厂测试中的软性显示机种,反覆折叠两千多次就会破损,远达不到可上市销售标准。 “可能还要三年时间,”程章林说。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在十一月底的报导指出,iPhone萤幕供应商LG和三星,正积极说服苹果,在2018年款的iPhone改采软性OLED萤幕。
而且,LG显示*近宣布将在18年前追加投资超过10兆韩元(约2千8百亿台币)在OLED领域,其中1兆韩元用来扩建一个软性OLED产线,预计17年上半投产。这条产线,可能是用来供应苹果。
依照过去经验,苹果何时采用新技术,往往便是该技术迈向主流的转折点。现在看来,这个转折点已经不远了。